快捷搜索:  

扎克伯格 与他价格8800亿的翻身神秘

"扎克伯格 与他价格8800亿的翻身神秘,这篇新闻报道详尽,内容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

作为对祖国文化(Culture)最为熟悉的米国 CEO 之一,扎克伯格在龙年的农历春节前,大获全胜。

2月2日,Meta 发布 2023 未经审计的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Meta 2023 Q4 营收为40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140.17亿美元,同比幅增长201%;Meta 2023 财年营收为134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至于利润,则为 476.51 亿美元,同比增长62%。

此后还有一系列炸裂消息,近几天已广为流传:Meta 历史(History)首次为股东派息;Meta 市值单日增加2061.4亿美元,成为美股历史(History)上单日市值增加最多的公司;Meta 全年美股收益达到公司历史(History)最高记录。

所有的变化都一年内发生,Meta 市值从 3155 亿美元,狂飙至 1.2 万亿美元,差不多增加了 8800 亿美元,按 2023 年底的时间节点来算,约等于 19 个京东。

这将扎克伯格一举提升为米国最富传奇色彩的 CEO 之一,势必也会成为最富争议的话题人物,同时给所有人留下一个问题:这家伙到底做了什么?

一年时间,从泥沼到天堂

如果站在 2023 开年的时间点,回看 Meta,你会觉得这家公司要完了。

彼时的2023 年 2 月,Meta 发布 2022 全年及 Q4 财报,季度营收下降 4%,利润大降 55%。这宣告了自 Facebook 改名 Meta 后,在元宇宙上持续一年的彻底失败(Failure)。备受关注的元宇宙业务部门 Reality Labs ,一年亏掉 137 亿美元,超过微软对 OpenAI 的总投资额。

更多的隐患在于外部环境变化。

2021 年 4 月,苹果调整了 iOS 系统的隐私国策 APP 开发者需要在征得用户同意后,才能跟踪其在其他 APP 上的操作信息,专有术语叫做广告标识(IDFA),此前像 Facebook 这样以在线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社媒公司,极度依赖 IDFA 做定制化的广告推送。

这也直接导致扎克伯格转向元宇宙,他迫切需要一个能绕开操作系统的新入口,以便重构用户信息收集的基础逻辑。

2022 年 10 月,马斯克入主 Twitter,随即开始大幅裁员,优化 Twitter 成本结构,增加盈利能力。一方面人们相信马斯克,相信这将给 Meta 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裁员总是粗暴却有效的治理手段。这进一步削弱了资本市场对 Meta 的信心。

但令大部分人没想到的是,这其实是 Meta 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显露颓势。2023 年 Q1,扎克伯格敲定第二次万人裁员,公司股价应声上涨。对于扎克伯格 裁员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的说法,大家颇为买账。而事实证明,Meta 的财报自此确实开始节节走高。

此外,自 2023 年 Q1 开始,全球在线广告业务的发展态势,完全遵从了 Snap CEO Evan Spiegel 的预料:广告下滑的情况,似乎正在触底反弹。

Meta、Google、Snap 等一众企业的广告业务收入,都在 2023 逐步开始复苏。 到了第三季度, Meta 的财报显示,广告业务营收为336.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其该季度营收的 98.5% 以上。

如果说以上都是外因,那么 Meta 自己在 AI 层面的投入和成功(Success),则成为其反败为胜的内因。

扎克伯格就像一个资本雄厚且耐心极好的牌手,在最为困难的时候,尽一切可能留在牌桌上,等到东风一起,便开始了迅猛的进攻。

苹果的算计,敌不过 新工业革命

一些讲述苹果隐私国策变更的报道,会遵循这样一条主线:苹果发现许多企业正在倒卖用户隐私信息,库克公开对数据收集行为进行(Carry Out)批评,苹果隐私团队团队决定下手,将魔鬼关回匣子里。

但把这种 隐私侠 般的人设,安在苹果头上,却让人觉得有些违和。

毕竟苹果的产品利润不但高的离谱, iOS 15 偷偷扫描用户相册的丑闻,也早已被公之于众。另外,虽然隐私国策的修改,会伤害 iOS 生态下以在线广告为核心的企业,但这有利于苹果自身的搜索广告业务发展。

2021 年该隐私国策实行后,苹果在搜索广告的市场份额,在六个月内翻了两倍以上 作为广告主,虽然你不能再轻易的获取 IDFA (广告标识),做到精准的广告推荐,但你可以购买苹果的搜索广告,让你的 APP 永远出现在 APP Store 的搜索框旁边。

扎克伯格 与他价值8800亿的翻身秘密

苹果搜索广告的位置示意,图片来自苹果公司官网

这是一种从上游把控用户入口后的特权,苹果能做到,谷歌能做到,但 Meta 不行。

苹果和 Meta 的关系,其实已经相当僵硬。双方在即时通讯工具层面存在直接竞争,在 XR 层面存在直接竞争,在广告业务层面也存在竞争。2018 年 Facebook 陷入 剑桥分析 丑闻,有记者问库克,如果你是扎克伯格,你会怎么做?库克回答,我不会陷入他的处境。2020 年,苹果开始推动隐私国策修改时,Meta 则在《纽约时报》发布报道,斥责苹果不顾中小企业死活。只是这种仅限于公关层面的反抗,颇为无力。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 2022 年底,生成式 AI 的到来,彻底搅浑了水。

LLama 2 发布后,Meta 成了事实意义上,研发开源大模型最成功(Success)的企业。这种成功(Success)直接反应在其两款在线广告产品中,一款叫做 Meta Advantage ,另一款叫做 AI Sandbox。

Meta Advantage 在 2022 年 3 月推出,核心在于把机器学习能力引入广告的制作和投放,这一产品成为 Meta 对抗低谷期的主要抓手。Meta Advantage 的核心在于将人的决策,在广告营销的过程中,逐渐让渡给 AI。

比如,Meta 的广告投放,允许广告商配置目标人群,但 Advantage Detailed Targeting 允许Meta将广告定位扩展至预设目标受众以外的群体,Meta 官方公布的效果是,启用 Advantage Detailed Targeting 后,转化成本降低了 37%。

再比如 Advantage+ Creative ,可以自动优化广告效果,包括画面滤镜、文字位置等;Advantage+ Placements ,让平台可以帮助广告商优化展示位置;Advantage+ shopping campaigns 功能在于在优化促销活动。

一套 Meta Advantage 的工具应用,根据 Meta 官方宣传数字,可以降低 22% 的 CPA(每次行动费用,比如按用户每次点击广告来计费)。

AI Sandbox 是 Advantage 取得初步成功(Success)后,更为激进的 AI 实验手段 它是一个沙盒,早期开放给少部分用户,测试最前言的 AI for Advertising 功能,主要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比如自动产生多个版本的广告文案,基于文本生成图像,根据 Meta 旗下各个平台的资源位要求,自动调整图片尺寸等。

这一系列在 AI 领域的成绩,最早完全依赖 Meta 最大牌的 AI 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和他组建的 FAIR(基础人工智能实验室),但 OpenAI 的成绩让扎克伯格和杨立昆可能存在的矛盾,骤然暴露在公众面前 一方面大家指责杨立昆的管理和研究风格都过于学术,导致在业务上,Meta 的 AI 水平已经被排除第一梯队以外(2023 年 5 月,米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召开白宫 AI 峰会,邀请了微软、谷歌、OpenAI、Anthroic,但没叫 Meta);另一方面,以推文内容来看,杨立昆似乎并不太看好大模型的发展。

2023 年 2 月,扎克伯格果断做出了调整,宣布 Meta 将会组建一个顶级产品开发集团,专门关注内容生成式 AI 技术。有媒体披露,该团队的组建信息刚刚出现在 Meta 内网,立即就收到了 2000 多份转岗申请,因为不管 Meta 如何裁员,人工智能部门绝对安危。

有趣的是,新部门的负责人是副总裁艾哈迈德 艾达尔,曾在苹果工作 16 年,现今向 Meta 首席产品官克里斯?考克斯汇报。

扎克伯格 与他价值8800亿的翻身秘密

左侧人物为艾哈迈德 艾达尔

Meta 的 AI 重心,自此已经逐渐向艾达尔和他的新部门转移,业界将其看作驱动 Meta 生成式 AI 向前的关键人物。至于杨立昆的 FAIR 则变得风雨飘摇,2023 年 9 月,媒体爆料 FAIR 团队因算力分配不均,出现内斗,几篇关键论文的核心作者半数离职。

新的产品,新的领导人,大大加重了广告商对 Meta 的信心,虽然有数据显示,苹果隐私国策生效后,广告商的成本增加了 37%,但 LLama 2 的成功(Success),让大家相信 Meta 在生成式 AI 上的进展能逐渐夺回主动。

开源成了 Meta 的最大倚仗

无论杨立昆背负着怎样的争议,以开源策略对抗 OpenAI,在生成式 AI 时代占据一席之地,绝对是个无比成功(Success)的计划。LLama 2 在几种主流测试基准中,性能与 GPT-3.5 相当的。一旦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性能逼近,没人会再为闭源付费。

LLama 2 发布一周内就收到超过 15 万次下载请求。目前(Currently),LLama 2 在 Github 收获了 8.5k forks 和 41 位 Contributors,在 Hugging face 上也收获了 27 位 Team members。

大量的使用反馈,来自全球的代码贡献,让 LLama 2 正在飞速进化。扎克伯格本人在今年(This Year) 2 月的财报电话会上,也聊到了关于 LLama 和开源策略的问题。

他解释道:开源 AI 技术是为了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模型质量、建立行业标准、吸引人才、增加透明度和支持长期战略的考虑。长期以来,Meta的策略就是构建、开放源代码通用基础设施,同时保留具体产品,达成为专有技术。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开源因为代码公开透明,在 AI 可靠性、审查方面都更有优势,且因为吸纳了大量外部贡献者,使LLama 本身更接近行业标准,让 Meta 得以在生成式 AI 竞争中快速跻身第一梯队。

另外,开源的 LLama 2 也成为了 Meta AI 能力最好的品宣,LLama 在大模型界基座般的地位,是广告商愿意尝试,且二级市场看好 Meta 的重要原因。

开源的 LLama 帮助 Meta 完成技术基础设施的迭代, 来自苹果的艾达尔帮助其达成产品化、商业化,已成为扎克伯格领导 Meta 进入 2024 的核心布阵。这使得公众道义层面的谴责十分无力,扎克伯格完全可以一面道歉,一面数钱。

2024 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分水岭,有了 AI 加持的社交媒体,正在挣脱舆论和道德的束缚,以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和推荐机制,更有效的增加月活,提升盈利能力,加速狂飙,从而蜕变为一个不同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物种。

扎克伯格 与他价值8800亿的翻身秘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赞(847) 踩(70) 阅读数(4184)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加载中......
发表评论